您的購物車沒有添加商品!

茶葉製作過程
PRODUCTION PROCESS
茶葉 . 製作過程
發酵。烘培。成型
台灣高山茶採摘及製造過程中的發酵、烘培、 成型等三部分影響茶葉的香氣及口味。
一般而言,文山包種茶採輕發酵;凍頂烏龍、阿里山烏龍採中度發酵;
東方美人茶則採重發酵處理。
發酵程度孕育出各種不同香氣及滋味!!!
「採菁」
茶葉的成熟度,影響茶質的好壞。
茶菁是採收形成對口芽的成熟葉。
採茶的時機,
一日之間上午10點至下午3點,
最為適當。



日光萎凋
將採收回来的茶菁,攤放在陽光底下晾曬,
使葉內的水分適度的散發。
減少茶中水分,使茶菁柔軟並進行發酵。

攪拌及室內萎凋
將茶菁移入室內,均勻攤放在笳籬上靜置,每隔一段時間就以兩手撫弄。
此目的在使茶葉、茶梗間水分充分流動,均匀地散發。



浪菁及堆菁
延續前置的靜置、兩手撫弄及最後一道攪拌後,採用浪菁機來進行攪拌。
透過浪菁機的轉動,使茶互相碰撞,讓茶菁内各種物質成分渗出表面。
讓發酵程度加重,使對口茶葉轉化成“綠葉紅鑲邊“的現象。



殺菁
殺菁採用鍋底溫度約160-180度,熱炒8~10分鐘。
以高溫破壞酵素作用、停止發酵及散發水分,確保品質。
茶菁炒不熟,保存不易;
炒過熟,茶菁乾裂,不易揉捻。



揉捻、初乾、團揉
炒熟的茶菁放到揉撚機裡揉捻。
一般的條型茶經過揉捻過程後,已大致成型。
球型或半球型烏龍茶則需經過多次翻炒,讓茶菁受熱變軟;
之後利用茶布包揉並放置於揉團機內揉捻,
以確保茶葉緊索成型。



乾燥烘存揉
製成毛茶的最後一道手續,
便是利用乾燥機將茶葉烘乾。
乾燥的程度為水分的含量在百分之五以內,
一般茶農所提供的茶,屬於這個階段。
茶行所提供的茶則是需經過再烘培、撿枝等精製的程序,才提供給消費者。

Copyright © 2019 鼎香郁茶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
Designed by OZCHAMP
Visitors: 3786
